⒈ 焚燒搶掠。
引《新唐書·康承訓(xùn)傳》:“勛聞徐已拔,氣喪,無(wú)顧賴,眾尚二萬(wàn),自石山而西,所在焚掠?!?br/>明陳子龍《中都》詩(shī):“湯沐恣焚掠,松楸盡翦傷?!?br/>清蒲松齡《聊齋志異·阿英》:“既明,始知村中焚掠殆盡。”
魯迅《華蓋集·忽然想到(十一)》:“然而中國(guó)有槍階級(jí)的焚掠平民,屠殺平民,卻向來不很有人抗議?!?/span>
放火搶劫?!缎绿茣硪凰陌耍等罩獋鳌罚骸竸茁勑煲寻?,氣喪,無(wú)顧賴,眾尚二萬(wàn),自石山而西,所在焚掠。」《聊齋志異.卷七.阿英》:「既明,始知村中焚掠殆盡。」也作「焚劫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