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桄榔

拼音: guāng láng
注音:ㄍㄨㄤ ㄌㄤˊ
詞性: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
桄榔guāngláng

[gomuti;gomuti palm] 亦作“桄桹”。木名。俗稱砂糖椰子、糖樹。一種馬來亞的羽葉棕櫚( Arenga pinnata ),葉大,基部密被纖維,產(chǎn)生一種甜液,制造椰子糖和棕櫚酒,其髓生產(chǎn)西谷淀粉

引證解釋

⒈ 亦作“桄桹”。木名。俗稱砂糖椰子、糖樹。常綠喬木,羽狀復(fù)葉,小葉狹而長,肉穗花序的汁可制糖,莖中的髓可制淀粉,葉柄基部的棕毛可編繩或制刷子。

《后漢書·西南夷傳·夜郎》:“句町縣有桄桹木,可以為麪,百姓資之?!?br/>《文選·左思<蜀都賦>》:“布有橦華,麪有桄榔。”
劉逵注引張揖曰:“桄榔,樹名也。木中有屑如麪,可食,出興古。”
宋梅堯臣《送番禺杜桿主簿》詩:“行識(shí)桄桹樹,初窺翡翠巢?!?br/>明尹鳳岐《送兄廣東參政應(yīng)奎》詩:“青連橄欖千家雨,黃觸桄榔萬井煙?!?br/>李云夔《贈(zèng)阮鼎南》詩:“故國桄榔三戶淚,征途鶗鴂幾人愁。”

國語詞典

植物名。棕櫚科山棕櫚屬,常綠灌木。葉為羽狀復(fù)葉,邊緣呈不規(guī)則巨齒狀,色深綠,花小,香氣濃郁。莖髓可制淀粉,葉柄纖維則可制繩。產(chǎn)于熱帶地方。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桄榔 (植物)

  • 桄榔(學(xué)名:Arenga pinnata (Wurmb.) Merr. )棕櫚科喬木,莖較粗壯,高5米至10余米,直徑15-30厘米。葉簇生于莖頂,線形或線狀披針形,上面綠色,背面蒼白色;葉鞘具黑色強(qiáng)壯的網(wǎng)狀纖維和針刺狀纖維?;ㄐ蛞干ㄐ蚬4謮?,下彎,分枝多,佛焰苞多個(gè),螺旋狀排列于花序梗上;雄花大,花萼、花瓣各3片;雌花花萼及花瓣各3片,花后膨大。果實(shí)近球形,直徑4-5厘米,具三棱,頂端凹陷,灰褐色(未熟果實(shí)干后呈黑色)。種子3顆,黑色,卵狀三棱形, 懸胚乳均勻,胚背生。花期6月,果實(shí)約在開花后2-3年時(shí)間成熟。
  • 產(chǎn)中國海南、廣西及云南西部至東南部。中南半島及東南亞一帶亦產(chǎn)。其花序的汁液可制糖、釀酒;樹干髓心含淀粉,可供食用;幼嫩的種子胚乳可用糖煮成蜜餞(注意:果肉汁液具有強(qiáng)烈的刺激性和腐蝕性,必須小心取出種子);幼嫩的莖尖可作蔬菜食用;葉鞘纖維強(qiáng)韌耐濕耐腐,可制繩纜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