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凄戚長鳴。
引漢劉向《新序·雜事五》:“龍興而鳥集,悲嘯長吟?!?br/>漢王褒《洞簫賦》:“玄猨悲嘯,搜索乎其間?!?br/>宋蘇轍《黃州快哉亭記》:“晝則舟楫出沒於其前,夜則魚龍悲嘯於其下?!?/span>
⒉ 指蕭瑟作響。
引茅盾《子夜》十七:“當(dāng)差們恐慌的臉色,樹葉蘇蘇地悲嘯,一切的一切都使得這壯麗的吳公館更顯得陰沉可怖。”
⒊ 悲切長號。
引三國魏曹植《雜詩》之三:“太息終長夜,悲嘯入青云。”
唐吳兢《樂府古題要解·別鶴操》:“右舊説商陵牧子所作也。娶妻五年無子,父兄將為之改娶。妻聞之,中夜起,倚戶而悲嘯。 牧之聞之,愴然而悲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