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浹日

拼音: jiā rì
注音:ㄐ一ㄚ ㄖˋ
詞性:
結構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古代以干支紀日,稱自甲至癸一周十日為'浹日'。【好工具】
引證解釋

⒈ 古代以干支紀日,稱自甲至癸一周十日為“浹日”。

《國語·楚語下》:“遠不過三月,近不過浹日。”
韋昭注:“浹日,十日也?!?br/>《新唐書·竇參傳》:“不浹日,貶參郴州別駕?!?br/>宋洪邁《夷堅乙志·虞并甫奏章》:“﹝虞并甫﹞以父病齋戒浹日?!?br/>清方苞《兩朝圣恩恭記》:“六月中旬,命回京充武英殿總裁,浹日,發(fā)《御製分類字錦序》,命??薄!?/span>

國語詞典

古代以干支紀日,稱甲至癸十日為「浹日」。所以借指十天。《國語.楚語下》:「遠不過三月,近不過浹日?!挂沧鳌笒度铡?。

網(wǎng)絡解釋

浹日

  • 浹日,漢語詞語,讀作jiā rì,自甲至癸一周十日為“浹日”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