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縉紳jìnshēn
[the gentry;the officialdom] 原意是插笏(古代朝會時官宦所執(zhí)的手板,有事就寫在上面,以備遺忘)于帶,舊時官宦的裝束,轉(zhuǎn)用為官宦的代稱。縉,也寫作“搢”,插。紳,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帶子
縉紳大夫士?!?/span>宋·文天祥《指南錄后序》
名達于縉紳間?!?/span>清·黃宗羲《柳敬亭傳》
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?!?/span>明·張溥《五人墓碑記》
縉紳士大夫?!?/span>清·周容《芋老人傳》
【】⒈ 插笏于紳帶間,舊時官宦的裝束。亦借指士大夫。
引《漢書·郊祀志上》:“其語不經(jīng)見,縉紳者弗道?!?br/>顏師古注:“李奇曰:‘縉,插也,插笏於紳?!直咀鲹|,插笏於大帶與革帶之間?!?br/>清王應(yīng)奎《柳南隨筆》卷四:“故事:官批訟牒,必以硃筆點訟者姓名。其人或係縉紳,則用圈焉?!?br/>丁玲《母親》:“幾個還沒有下鄉(xiāng)去的老縉紳,維持城里的秩序?!?/span>
⒉ 見“縉紳録”。
古時官吏插笏于紳帶間,故稱仕宦為「縉紳」。《聊齋志異.卷二.巧娘》:「廣東有縉紳傅氏,年六十余。生一子,名廉?!挂沧鳌笓|紳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