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金粟山藏經紙

拼音: jīn sù shān cáng jīng zhǐ
注音:ㄐ一ㄣ ㄙㄨˋ ㄕㄢ ㄘㄤˊ ㄐ一ㄥ ㄓˇ
詞性:
結構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紙名。m.
引證解釋

⒈ 紙名。

《金粟箋說》引潘澤民《金粟寺記》:“寺先有宋藏數千軸,皆硬黃復繭,后人剝取為裝贉用,零落不存,世所傳金粟山藏經紙是也?;蛟铺撇匾印!?/span>

國語詞典
網絡解釋

金粟山藏經紙

  • 總長857.7厘米高27.8厘米,共由15張經紙粘接而成。 宋代《金粟山大藏阿毗達摩法蘊足論卷第一卷》 每紙長60厘米,幅幅紙心鈐蓋:“金粟山藏經紙”小紅文長方印,并繪朱絲欄行界。金粟山(浙江省海鹽縣廣惠憚院)藏經紙,乃宋代特有的著名紙品,此紙大約造於宋代熙寧至元豐年間(公元1068年至1085年),紙坊在蘇州承天寺。系經楮樹皮加工而成,專供寺院寫經之用。其內外加蠟加砑使之硬,黃藥濡染而發(fā)黃。兼因紙厚重,紋理粗,精細瑩滑,久存不朽,甚為名貴。其內外加臘砑光工藝,乃宋代造紙業(yè)由箋紙生產發(fā)展過程中所創(chuàng)造之技法,與唐代的僅僅加臘使紙堅挺平滑、透明美觀之法不同。故其不但書寫效果尤佳,而且歷經千年滄桑,紙面仍然黃艷硬韌,墨色如初,黝澤似漆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