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科舉時代,鄉(xiāng)試會試時的考官,分內簾官與外簾官。在外提調、監(jiān)試等謂之外簾官;在內主考、同考謂之內簾官。參閱《明史·選舉志二》。
引清陳康祺《郎潛紀聞》卷一:“咸豐八年,關節(jié)案發(fā),首輔棄市,少宰戍邊,內外簾官及京兆闈新中舉子,軍流降革至數十人之多,可謂科場大獄矣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今科幾位簾官,都是少年進士,專取有才氣的文章?!?/span>
科舉時代鄉(xiāng)會試貢院內的官員。分內、外簾,在外監(jiān)試的官員稱為「外簾」,在內閱卷的稱為「內簾」。因皆不得出堂簾之外,故統稱為「簾官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