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后因用“辯囿”指嘵嘵不休的爭辯。
引語本《莊子·天下》:“桓團、公孫龍辯者之徒,飾人之心,易人之意,能勝人之口,不能服人之心,辯者之囿也。”
成玄英疏:“辯過於物,故能勝人之口;言未當理,故不服人之心。而辯者之徒,用為苑囿。”
王先謙集解引宣穎曰:“辯者迷於其中而不能出?!?br/>《文選·左思<魏都賦>》:“昔市南宜僚弄丸而兩家之難解,聊為吾子復翫德音,以釋二客競于辯囿也?!?br/>張銑注:“言辯者多詞如苑囿之有草木也?!?/span>
⒉ 指言論界、言者之口。
引唐黃滔《與南海韋尚書啟》:“設若旁扃辯囿,內(nèi)遏言泉,不惟上負于良時,抑亦下辜于卑志?!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