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塾師

拼音: shú shī
注音:ㄕㄨˊ ㄕ
詞性: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
塾師shúshī

[a teacher in a private school] 私塾的教師

(好工具)
引證解釋

⒈ 舊時私塾的教師。

《紅樓夢》第十八回:“前日賈政聞塾師贊他盡有才情,故於游園時聊一試之。”
清龔自珍《跋某帖后》:“回憶幼時晴牕弄墨一種光景,何不乞之塾師,早早學此?”
魯迅《花邊文學·點句的難》:“前清時代,一個塾師能夠不查他的秘本,空手點完了《四書》,在鄉(xiāng)下就要算一位大學者,這似乎有些可笑,但是很有道理的。”
沙汀《涓埃集·闖關(guān)》:“他開始注意傾聽余明有系統(tǒng)的報告;但是他的心情,卻象一個監(jiān)視學生背誦的塾師?!?/span>

國語詞典

舊日私塾中的教師。

網(wǎng)絡解釋

塾師

  • 歷代塾師大部分來自那些讀書不多、沒有條件參加科舉,或參加科舉屢遭失敗的讀書人。他們用所獲知識謀生,叫“舌耕”,被社會公認是一種清白而崇高的職業(yè)。另一部分是獲得一定功名,但未能進入官場,或已做官而被革、被罷,或自行退出官場,或退休回鄉(xiāng)的讀書人。他們或因生活無著落,自食其力;或以推廣教化、誘掖后進為己任;其他還有潔身自好,不圖仕進的人;因改朝換代,入元、入清不仕的人;以傳授學術(shù)思想,延綿道統(tǒng)為己任的人等等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