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紫藤

拼音: zǐ téng
注音:ㄗˇ ㄊㄥˊ
詞性: 名詞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木名。蔓生木本,莖纏繞他物,花紫色蝶形,可供觀賞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.草七.紫藤》。
引證解釋

⒈ 木名。蔓生木本,莖纏繞他物,花紫色蝶形,可供觀賞。見明李時珍《本草綱目·草七·紫藤》。

晉嵇含《南方草木狀·木》:“紫藤。葉細(xì)長,莖如竹根,極堅實。”

國語詞典

植物名。豆科紫藤屬。羽狀復(fù)葉,花紫色,有芳香味,莢果密生絨毛,為蔓生木本植物,莖纏繞它物而長,莖堅強,可束物,纖維可制絲織布。分布于我國山東、江蘇、浙江、四川、河南等地。
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紫藤 (豆科紫藤屬植物)

  • 紫藤,(學(xué)名:Wisteria sinensis),別名藤蘿、朱藤、黃環(huán)。屬豆科、紫藤屬,一種落葉攀援纏繞性大藤本植物。干皮深灰色,不裂;春季開花,青紫色蝶形花冠,花紫色或深紫色,十分美麗。紫藤為暖帶及溫帶植物,對生長環(huán)境的適應(yīng)性強。產(chǎn)河北以南黃河長江流域及陜西、河南、廣西、貴州、云南。民間紫色花朵或水焯涼拌,或者裹面油炸,制作“紫蘿餅”、“紫蘿糕”等風(fēng)味面食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