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《韓詩外傳》卷三:"成王封伯禽于魯,周公誡之曰:'往矣!子其無以魯國驕?zhǔn)?。吾文王之子,武王之弟,成王之叔父也,又相天下,吾于天下亦不輕矣,然一沐三握發(fā),一飯三吐哺,猶恐失天下之士。'"《史記.魯周公世家》亦記此事。后因以"握發(fā)吐哺"比喻為國家禮賢下士,殷切求才。
【】⒈ 或省作“握髮”。
引《韓詩外傳》卷三:“成王封伯禽於魯,周公誡之曰:‘往矣!子其無以魯國驕?zhǔn)俊N嵛耐踔樱?武王之弟, 成王之叔父也,又相天下,吾於天下亦不輕矣,然一沐三握髮,一飯三吐哺,猶恐失天下之士?!?br/>《史記·魯周公世家》亦記此事。后因以“握髮吐哺”比喻為國家禮賢下士,殷切求才。 唐陸贄《興元論解姜公輔狀》:“握髮吐哺之日,宵衣旰食之辰?!?br/>宋范仲淹《帝王好尚論》:“文王躬迎呂望,周公握髮吐哺,以待白屋之士?!?br/>康有為《大同書》戊部第一章:“國家旁求俊乂,握髮吐哺以求才?!?br/>《舊唐書·張玄素傳》:“臣聞周公以大圣之材,猶握髮吐飧,引納白屋,而況后之圣賢,敢輕斯道?”
唐錢起《送任先生任唐山丞》詩:“上公頻握髮,才子共垂帷。”
清方文《聞范質(zhì)公大司馬免官感賦》之二:“握髮朝廷士,鳴鐃夜守營?!?/span>
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賢人,洗一次頭時,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頭發(fā);吃一頓飯時,亦數(shù)次吐出口中食物,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賢士。典出《韓詩外傳.卷三》。比喻求賢心切。唐.陸贄〈興元論解羌公輔狀〉:「陛下握發(fā)吐哺之日,宵衣旰食之辰,士無賢愚,咸宜錄用?!埂端螘砦寰牛畯垥硞鳌罚骸钢芄瞻l(fā)吐哺,二王何獨貴選?」也作「吐哺捉發(fā)」、「吐哺握發(fā)」、「一沐三握發(fā),一飯三吐哺」、「握發(fā)吐餐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