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大學dàxué
(1)[university;college] a[古]∶聚集在特定地點傳播和吸收高深領(lǐng)域知識的一群人的團體
(2) 提供教學和研究條件和授權(quán)頒發(fā)學位的高等教育機關(guān)
(3) 大學的校舍
《大學》是一篇論述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散文,原是《小戴禮記》第四十二篇,相傳為春秋戰(zhàn)國時期曾子所作,實為秦漢時儒家作品,是一部中國古代討論教育理論的重要著作。經(jīng)北宋程顥、程頤竭力尊崇,南宋朱熹又作《大學章句》,最終和《中庸》《論語》《孟子》并稱“四書”。宋、元以后,《大學》成為學校官定的教科書和科舉考試的必讀書,對中國古代教育產(chǎn)生了極大的影響。《大學》提出的“三綱領(lǐng)”(明明德、親民、止于至善)和“八條目”(格物、致知、誠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),強調(diào)修己是治人的前提,修己的目的是為了治國平天下,說明治國平天下和個人道德修養(yǎng)的一致性。《大學》全文文辭簡約,內(nèi)涵深刻,影響深遠,...查看百科
國家最高學府。分文、理、法、商、農(nóng)、工、醫(yī)等學院,每學院又分若干系。凡具備三學院者稱為「大學」,不足者則稱為「獨立學院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