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因循

拼音: yīn xún
注音:一ㄣ ㄒㄨㄣˊ
詞性:
結構: 其他
反義詞: 革新
詞語解釋

因循yīnxún

(1)[follow;continue in the same old rut]∶沿襲按老辦法做事

因循守舊

(2)[procrastinate]∶遲延拖拉

因循坐誤

(3)[indiscreet]∶輕率;隨便

茍或因循,何由體悟?!?span id="7kxkxza" class="bold">《五燈會元》

引證解釋

⒈ 道家謂順應自然。

《文子·自然》:“王道者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,清靜而不動,一度而不搖,因循任下,責成而不勞?!?br/>《史記·太史公自序》:“道家無為,又曰無不為,其實易行,其辭難知。其術以虛無為本,以因循為用?!?br/>張守節(jié)正義:“任自然也?!?/span>

⒉ 沿襲;承襲;繼承。 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秦兼天下,建皇帝之號。立百官之職。

漢因循而不革,明簡易,隨時宜也?!?br/>《后漢書·梁統(tǒng)傳》:“宣帝聰明正直,總御海內(nèi),臣下奉憲,無所失墜,因循先典,天下稱理?!?br/>《北齊書·文宣帝紀論》:“顯祖因循鴻業(yè),內(nèi)外協(xié)從,自朝及野,羣心屬望?!?/span>

⒊ 保守;守舊。

宋司馬光《學士院試李清臣等策問》:“庸人之情,喜因循而憚改為,可與樂成,難與慮始?!?br/>清侯方域《南省試策四》:“因循而不知變計,畏縮而不敢奮發(fā)。”

⒋ 疏懶;怠惰;閑散。

北齊顏之推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世人婚冠未學,便稱遲暮,因循面墻,亦為愚爾。”
宋蘇軾《與朱康叔書》:“因循稍疎上問,不審近日尊候何如?”
宋徐度《卻掃編》卷中:“人情樂因循,一放過,則不復省矣。”

⒌ 輕率;隨隨便便。

《敦煌變文集·捉季布傳文》:“濮陽之日為因循,用卻百金忙買得,不曾子細問根由?!?br/>《敦煌變文集·妙法蓮華經(jīng)講經(jīng)文》:“供養(yǎng)十方菩薩,且要飲饌精珍……如斯不敢因循,畢竟一生供養(yǎng)?!?br/>明胡應麟《詩藪外編·唐上》:“凡唐人詩引韻旁出……必東冬、真文次序鱗比,則無遠借者,然盛唐絶少,初學當戒,毋得因循?!?/span>

⒍ 流連;徘徊不去。

唐姚合《武功縣中作》詩之二二:“門外青山路,因循自不歸。”
前蜀韋莊《出關》詩:“馬嘶煙岸柳陰斜,東去關山路轉賒。到處因循緣嗜酒,一生惆悵為判花?!?br/>清姚世鈞《饒州舟次獨酌醉后放歌》:“東風吹我來饒州,因循又作兩日留?!?br/>清陳維崧《花心動·訪寒松上人不遇》詞:“竹院因循,水郭遲回?!?/span>

⒎ 引申指飄泊。

宋柳永《浪淘沙慢》詞:“嗟因循久作天涯客,負佳人幾許盟言?!?br/>宋陸游《宴西樓》詩:“萬里因循成久客,一年容易又秋風?!?/span>

⒏ 猶豫。

《舊唐書·高駢傳》:“既知歷數(shù)猶在,謳謡未移,則懷拗怒之臣,貯救難除奸之志,便須果決,安可因循!”
《續(xù)資治通鑒·宋理宗紹定五年》:“右司諫陳岢上書請戰(zhàn),其略曰:‘今日之事,皆由陛下不斷,將相怯懦,若因循不決,一旦無如之何,恐君臣相對涕泣而已?!?/span>

⒐ 延宕;拖延。

宋司馬光《答胡寺丞書》:“京師日困俗事,因循逾年,尚未報謝?!?br/>元關漢卿《四春園》第一折:“你可也莫因循,休遲慢,天色兒真然向晚?!?br/>清宋琬《一剪梅》詞:“因循何日賦《歸田》?説道今年,又早明年,故園消息思茫然。”

國語詞典

遵循舊習而無所改動。

網(wǎng)絡解釋

因循

  • “因也者,因人之情也。人莫不自為也,化而使之為我,則莫可得而用矣。”——《慎子·因循》,這是道家用世的基本方法,它的基本含義是順應萬物天性,“不為物先,不為物后,與時遷移,因物變化”——(司馬談 -《論六家要旨》),不法古,不循今,利用萬物和萬民的天性達到治國的目的,而不是今天所說的因循守舊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