漢語詞典 > 詞語
漢語詞語拼音 漢語解釋

采掇

拼音: cǎi duō
注音:ㄘㄞˇ ㄉㄨㄛ
詞性:
結(jié)構(gòu): 其他
近義詞:
反義詞:
詞語解釋

采掇cǎiduō

[collect;gather] 采摘;采集

采掇者易辨識耳?!?/span>·沈括《夢溪筆談》

(好工具)
引證解釋

⒈ 亦作“採綴”。搜集。

漢王充《論衡·卜筮》:“著書記者,採掇行事?!?br/>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宗經(jīng)》:“禮以立體,據(jù)事剬范,章條纖曲,執(zhí)而后顯,採掇片言,莫非寶也?!?br/>《南史·沉約傳》:“條流雖舉,而採綴未周?!?br/>舊題宋尤袤《全唐詩話·皇甫冉》:“又《巫山詩》終篇皆麗,自晉、宋、齊、梁、周、陳、隋以來,採掇者無數(shù),而補(bǔ)闕獨(dú)獲驪珠?!?br/>清盛時(shí)彥《<閱微草堂筆記>序》:“老而嬾於考索,乃採掇異聞,時(shí)作筆記,以寄所欲言?!?br/>魯迅《集外集拾遺補(bǔ)編·破惡聲論》:“志士多危心,亦相率赴歐墨,欲採掇其文化,而納之宗邦?!?/span>

⒉ 拾取;摘取。

《宋書·孝義傳·徐耕》:“今年亢旱,禾稼不登,氓黎饑餒,採掇存命。”
唐杜甫《七月三日戲呈元二十一曹長》詩:“園蔬抱金玉,無以供採掇?!?br/>明李東陽《后園種菊經(jīng)月忽見數(shù)花》詩:“登臨憶冒重陽雨,採掇愁沾昨夜霜。”
清唐孫華《治圃》詩之三:“想當(dāng)採掇時(shí),碧色照筐筥?!?/span>

⒊ 采納;選取。

《舊唐書·良吏傳上·蔣儼》:“僕以不才,猶參廷諜,誠以素非德望,位班卒伍,言以人廢,不蒙採掇?!?br/>宋曾鞏《請改官制前預(yù)選官習(xí)行逐司事務(wù)札子》:“採掇增損,實(shí)待圣斷?!?br/>明吳承恩《賞花釣魚賦詩謝表》:“寸長罔棄,咸歸採掇之中;四極難賒,不出惠鮮之外?!?br/>1. 猶摘取。語本《詩·周南·芣苢》:“采采芣苢,薄言掇之。”
唐杜甫《槐葉冷淘》詩:“青青高槐葉,采掇付中廚?!?br/>宋梅堯臣《清池》詩:“泠泠清水池,藻荇何參差。美人留采掇,玉鮪自揚(yáng)鬐。”
清張錫祚《晨詣南園采蕨》詩:“薄物世所遺,采掇欣有得?!?/span>

⒋ 猶摘錄。

漢王充《論衡·超奇》:“故夫能説一經(jīng)者為儒生,博覽古今者為通人,采掇傳書以上書奏記者為文人,能精思著文、連結(jié)篇章者為鴻儒?!?br/>明胡應(yīng)麟《詩藪·周漢》:“《莊》《列》最近詩;后人采掇其語,無不佳者。”

⒌ 猶搜集。

唐封演《封氏聞見記·典籍》:“魏氏采掇亡書,藏三閣?!?br/>清張塤石《<冬青樹>序》:“以文山、疊山為經(jīng),以趙王孫、汪水云幕府諸參軍及一切遺民為緯,采掇既廣,感激亦切?!?/span>

國語詞典
網(wǎng)絡(luò)解釋

采掇

  • 采掇,亦作“ 采綴 ”漢語詞匯。
  • 拼音:cǎi duō
  • 搜集;拾??;摘取;采納;選??;猶摘取;.猶搜集等意思。
  • 收藏 菜單 QQ