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后以“黼藻”指花紋、雕刻、彩畫之屬。
引《書·益稷》:“藻火粉米,黼黻絺繡?!?br/>孔傳:“藻,水草有文者……黼,若斧形?!?br/>北齊劉晝《新論·因顯》:“匠者採(cǎi)焉,製為殿堂,涂以丹漆,畫為黼藻,則百辟卿士,莫不顧眄仰視?!?br/>宋王仲言《慈寧殿賦》:“寳琲象栱,列星間梁,橑桷欒楶,黼藻鉛黃?!?/span>
⒉ 指華美的辭藻或文字。
引南朝齊謝朓《酬德賦》:“有杞梓之貞心,協(xié)丹采之輝被;伊吾人之陋薄,雖黼藻之何置。”
曹融南校注:“黼藻,謂華美之辭藻?!?br/>《隋書·經(jīng)籍志四》:“爰逮晉氏,見稱潘(潘岳 )、 陸(陸機(jī) ),并黼藻相輝,宮商間起?!?br/>宋曾鞏《送鄭州邵資政》詩(shī):“笑談成黼藻,咳唾落瓊瑰。”
⒊ 謂修飾使臻完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