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然不”。是與非,是與不是。
引《荀子·解蔽》:“吾慮不清,則未可定然否也?!?br/>《荀子·哀公》:“情性者,所以理然不、取舍也。”
王先謙集解:“然不,猶‘然否’,與‘取舍’對(duì)文。”
《史記·老子韓非列傳》:“或曰:‘ 儋即老子。’或曰:‘非也。’世莫知其然否?!?br/>漢王充《論衡·定賢》:“文麗而務(wù)巨,言眇而趨深,然而不能處定是非,辨然否之實(shí)?!?br/>南朝梁劉勰《文心雕龍·論說(shuō)》:“原夫論之為體,所以辨正然否?!?/span>
是與不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