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喻道之無所不在。
引《莊子·知北游》:“東郭子問於莊子曰:‘所謂道,惡乎在?’ 莊子曰:‘無所不在。’ 東郭子曰:‘期而后可?!?莊子曰:‘在螻蟻?!唬骸纹湎乱俊唬骸诙敯蕖!唬骸纹溆乱??’曰:‘在瓦甓?!唬骸纹溆跻??’曰:‘在屎溺?!?東郭子不應(yīng)。”
嚴(yán)復(fù)《救亡決論》:“以道眼觀一切物,物物平等,本無大小暫久貴賤善惡之殊。 莊生知之,故曰道在屎溺,每下愈況?!?/span>
大道無所不在,并不會(huì)因屎尿低下穢污便不存在其內(nèi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