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金貂取酒”、“金貂貰酒”。
引《晉書(shū)·阮孚傳》:“遷黃門(mén)侍郎、散騎常侍。嘗以金貂換酒,復(fù)為所司彈劾,帝宥之。”
宋劉過(guò)《沁園春》詞:“翠袖傳觴,金貂換酒,痛飲何妨三百杯?!?br/>宋毛滂《感皇恩·鎮(zhèn)江待閘》詞:“銀字吹笙,金貂取酒?!?br/>宋韋驤《減字木蘭花·勸飲酒》詞:“金貂貰酒。樂(lè)事可為須趁手。”
晉代阮孚任高官后,曾以代表身分地位的金貂換酒來(lái)喝。見(jiàn)《晉書(shū).卷四九.阮籍傳》。后用以形容富貴者放蕩不羈。
如:「他一向出手豪闊,興致一來(lái),金貂換酒,一擲千金,絲毫不以為意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