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蹀血diéxuè
[bloodshed] 流血很多,踏血而行。形容殺人之多
⒈ 流血很多,踏血而行。形容殺人之多。
引宋司馬光《登宿州北樓望梁楚之郊訪古作是詩》:“茲為會戰(zhàn)場,蹀血無時休。”
明唐順之《答曾石塘總制書》:“獨吾丈擐甲仗鉞,身自督戰(zhàn),出入塞垣戎馬閒,蹀血斬馘,使黠虜名酋,百年來至是始識大帥風(fēng)采。”
徐興業(yè)《金甌缺》第二部第二一章:“楊可世在王城門下蹀血苦戰(zhàn)。”
形容殺人眾多,血流成河,遂踏血而行。《資治通鑒.卷一九一.唐紀(jì)七.高祖武德九年》:「既而為群下所迫,遂至蹀血禁門,推刃同氣,貽譏千古。」也作「喋血」、「啑血」。